安徽农垦集团



抓住结构调整的重点,集团公司出台《关于加快安徽农垦养殖业发展的意见》

抓住结构调整的重点,集团公司出台《关于加快安徽农垦养殖业发展的意见》

发布日期:2002-05-08 浏览次数:13768

关于加快安徽农垦养殖业发展的意见 (二〇〇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1985年以来,安徽农垦的畜 牧水产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初步实现了粗放式 的家庭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的转变,畜 牧水产品的总量由1985年的8752吨上升到2001年的 28695吨。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正阳关农场的肉鸡 业、 淮南乳品公司的奶牛业已发展成为省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50强,水家湖农场机械化鸡场的蛋鸡已由建 场初期存栏5万只增加到现在存栏20万只,成为省 内 蛋鸡行业龙头,全系统规模化养殖已占养殖总量的 75%%,畜牧水产业已成为部分农场的支柱产业,也 成 为农垦经济新的增长点。 为加快农垦养殖业的发展,推进农垦经济快速增 长,力争在“十五”末赶上或超过全省的养殖业发 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养殖业发展的新跨 越,针对系统内的农业发展现状,根据集团公司 《农垦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提出以下加快农 垦养殖业发展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养殖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当前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粮 食供求基本平衡,其价格将略有下降。发展养殖业 能够有效地转化粮食及其副产品,促进农垦种植业 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种植业由“二元”结构 向“三元”结构转变,有力提高农垦农业的整体效 益。 我们的大多数农场,养殖业所占的份额很小,50%% 的 农场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在10%%以下,有的几乎为 零,发展空间很大。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只 有把发展养殖业做为首选项目来抓,因地制宜地制 定优惠政策和发展规划,加快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的发展和壮大,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我们的农业 生产水平才能再上新台阶,职工收入才能提高,才 能加快农垦的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的 发展,才能尽快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业效 益低这一局面,实现农垦经济的飞跃。 二、发展养殖业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 职工增收为目的,以科技为先导,以结构调整为主 线,形成一场一业或多场一业、一场一品的发展格 局。坚持“公私并举,各有侧重”的发展方针,加 快发展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稳步发展生 猪、蛋鸡和水产生产,重点发展肉鸡和奶牛两大产 业,全面提升农垦养殖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 预期目标:到二〇〇二年底,全系统肉类总产达到 11000吨,鲜奶产量达到17000吨(成母牛单产达到 6600公斤),禽蛋总产达到4000吨,养殖业占农业 产值的比重达到30%%。到“十五”末,通过龙头企 业 的带动,全系统肉鸡出栏超过1000万只,生猪饲养 量达到10万头(水家湖猪场、普济圩猪场和皖河农 场生猪出栏分别达到2万头、1万头和3万头),肉 类 总产达到31000吨;奶牛超过10000万头,成母牛单 产达到7000公斤,鲜奶产量达到40000吨;水家湖 商 品蛋鸡存栏超过25万只,皖河、华阳河蛋鸭生产初 具产业化生产规模,全系统禽蛋总产超过5000吨; 水产品产量达到3500吨。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 重达到40%%,其中畜牧产值占37%%,渔业产值占3% %。 到2010年,全系统肉类总产达到50000吨,鲜奶总 产 达到85000吨,禽蛋总产达到7000吨,水产品产量 达 到4500吨,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达到55%%。 三、加快发展养殖业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思路,搞好规划,制定优惠 政策,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场要进一步提高 对发展养殖业的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养殖业提高 到农业发展战略高度上来考虑,消除富民不富场的 错误认识。结合本场实际,结合农业结构调整,认 真制定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结合土地流转机制,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一部分职工从种植业上分离出 来,从事养殖业专业生产。 (二)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高标准起步,大力发 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饲养小区。在全面发 动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专业饲养小区,引导适度规 模的家庭养殖,培养一大批养殖专业户。发挥农垦 布局统一、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培养建设一批高 标准规模化饲养场(区),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 化经营,生产适合大众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的畜禽 产品。特种养殖作为普通养殖的补充,要突出 “特”字,要把握好发展时机和养殖数量。各场要 明确养殖业最终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的思想,要面 向市场逐步建立生产基地,立足基地培育新的龙头 企业。沿淮西片、北片种植业结构单一的场,要利 用当地的秸杆资源优势,种植牧草,引进优良品 种,积极发展黄牛、山羊、绵羊等家畜生产。沿淮 东片重点发展兔、羊、鸡等畜禽,土鸡土养与土鸡 洋养相结合,以发展毛兔和山羊为重点,走有特色 的养殖之路。沿江农场要以生猪、水禽生产为主, 发挥当地的水面资源优势和皖河农场的生猪养殖优 势。皖河农场要在现有的蛋鸭养殖基础上,积极探 索蛋鸭规模化、产业化养殖之路。江南茶区要力争 在发展畜牧业上有所突破,发展专业户饲养优质畜 禽,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地方生猪、麻鸡 等无公害畜禽产品,发挥江南茶场较为集中的优 势,搞区域化、规模化养殖。建立健全产前、产 中、产后的各项服务体系,防止大起大落等不良现 象的发生,确保养殖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争取 到“十五”末,淮南、正阳关、水家湖等场养殖业 比重在80%%以上,皖河、白米山、焦岗湖等场养殖 业 比重在40%%以上,其它场在15%%以上。 (三)开拓进取,稳步发展蛋鸡、生猪生产。 蛋鸡生产。充分利用水家湖农场机械化蛋鸡场是目 前省内唯一一家规模大效益好管理上水平的生产优 势,带动场内职工和周边农场、周边农民发展蛋鸡 生产,稳步扩大蛋鸡生产规模。尽快注册蛋鸡生产 商标,打响品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水家湖蛋 鸡 场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对现有的蛋鸡 场进行改造,进一步扩大父母代蛋种鸡的生产规 模,提高鸡场的育雏育成能力,增强企业的发展实 力。通过兴建高标准的蛋鸡养殖小区,逐步将商品 蛋鸡退让给职工和周边农民饲养。争取到2005年, 水家湖农场蛋种鸡存栏达到5万套,商品蛋鸡存栏 25 万只,年产商品蛋2500吨。 —— 生猪生产。紧紧抓住近年来生猪生产较为稳 定 的良好态势,促进水家湖、普济圩两猪场和皖河农 场职工生猪饲养再上新台阶。水家湖养猪场要进一 步提高管理水平,认真利用好国家生猪储备项目, 加快发展,扩大生产规模。普济圩农场养猪场要依 靠优越的地理、区域和环境优势,采取租赁、承 包、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盘活猪场,让其充分发挥 效益。皖河农场要依托安庆黑猪、六白猪这一优秀 品种资源,在稳定本场生猪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新 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引导和扶持职工发展适度规 模的养殖,饲养种猪和商品猪。引进杜洛克种猪对 本地生猪进行杂交改良,在不改变当地职工饲养习 惯、保持土种猪肉风味的基础上,提高瘦肉率,缩 短饲养周期,走专业化、规模化和地方特色化的生 产之路。提高均衡供应市场猪肉的能力,并严格按 照生产无公害猪肉的要求,生产放心肉,发展有特 色的生猪生产。争取到2005年,皖河农场生猪饲养 专业户达到100户以上,年生猪饲养量达到6万头。 (四)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肉鸡、奶牛两大产业。 —— 肉鸡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正阳关肉鸡公司 的 人才、技术和品牌优势,对其周边的畜牧业资源进 行整合、优化,合理布局,带动寿西湖、焦岗湖、 东风湖以及夹沟等农场肉鸡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以 正阳关肉鸡公司为核心的肉鸡产业化集团。加快对 正阳关场内的肉鸡养殖环境优化的步伐,该撤的 撤,该并的并,逐步把本场变成商品鸡饲养、饲料 加工和屠宰加工基地,成为肉鸡集团的管理、人才 培养和技术控制中心。种鸡场异地新建或租赁饲 养,寿西湖农场临近正阳关农场,养殖环境好;夹 沟农场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养殖环境优良,饲料原 料便宜,周边省份苗鸡需求量大,是养殖种鸡、生 产和销售苗鸡的理想场地。以强化管理和追求效益 为中心,采取租赁、兼并、招商等方式扩大生产规 模,壮大产业链。 ——奶牛产业化发展。以淮南益益集团奶牛生产和 乳品加工基地为依托,积极鼓励和引导周边农民发 展奶牛生产,壮大生产规模。国有牧场奶牛生产要 在扩大牛群的同时,重视奶牛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 提高,使企业管理上水平、上档次。提高科技对企 业的贡献率,形成以基地奶牛场为核心的高质量的 高产奶牛群。要加大对四个现有奶牛场的管理力 度,理顺体制,通过饲养管理、疾病控制、 胚胎 移 殖等新技术引进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奶牛群体的质 量。新建奶牛场不仅起点要高,而且管理要创新。 采取分户饲养、集中挤奶、统一管理的方式,发展 农民养殖奶牛,要重点引导他们兴建奶牛养殖小 区,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调整思路,改革创新,促进水产生产朝着集 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认真分析近几年来的水产 品相对过剩的原因,调整思路,改变长期以来单一 生产的被动局面,改单一生产型为生产经营并重, 变坐等鱼贩上门收购为主动出击开拓市场。不断探 索新的管理模式,适应新形式下的生产需要;调整 养殖品种结构,引进优质鱼品种,扩大优质鱼的养 殖比重;加大水产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单产,提 倡健康养殖,大力发展无公害水产品;按照市场需 求和一定的质量标准发展生产。重点发挥规模化渔 场的作用,实行产供销一条龙,使水产生产朝着健 康有效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六)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品的 市场竞争能力。高标准高起点发展养殖业,着重抓 好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合理使用兽 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除发展绿色食品外,要集 中优势力量培育和发展农垦无公害肉蛋奶等产品, 在养殖过程中,推行GMP规范操作、ISO9000系列质 量认证体系、ISO14000环保体系和HACCP质量控制 体 系,创建一批无公害养殖产品生产基地。争取在 2002年底率先创建市场急需的无公害鸡肉、鸡蛋、 牛奶示范生产基地,到2005年建立起牛奶、鸡肉、 鸡蛋、猪肉、水产品等主要养殖产品无公害生产基 地。打造品牌,形成统一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 营销模式,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市场占有 率。 (七)加强动物防疫制度建设。发展养殖业防疫是 关键,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的防疫方针,强化以免 疫为主的防治意识,加强对畜禽品种引进的管理工 作,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各场对重大疫病要制 定防治预案,以应付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规模场 要有严格的入口管理制度、优质的消毒液、合理的 免疫程序,对生产的整个过程严格控制。对一些疾 病,家庭养殖要提高疫苗的免疫率,畜禽养殖数量 较多、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场要争取免疫率达到 100%%,其它场免疫率要在90%%以上。 (八)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养殖业增长方式的转 变。已成为省级龙头企业的农场要形成自己的研发 体系,加强科技在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 分配机制,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企业 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 系,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 术,加大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促进从业人员 素质的提高。围绕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要采取多 种形式培养一批自己的技术骨干队伍。要集中力量 加大对重大发展课题进行科技攻关,突出抓好动物 疫病诊断与综合防治、饲养管理、饲料配制、奶牛 胚胎移植和酶制剂、微生物制剂、中草药添加剂、 优良畜禽品种等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企 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 高。 (九)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畜牧业发 展的后劲。一是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财政的项目 资金支持。二是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模式,创造 优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场外、省外、 国外企业投资办场或合作办场。三是充分利用场内 闲散资金,集中力量发展家庭畜牧业生产。四是通 过资本市场融资、技术入股、盘活存量资产等途径 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 (十)搞活市场流通,促进养殖产品加工转 化。 以培育流通经纪人为切入点,大力扶持和发展各类 养殖协会,经纪人熟悉生产,掌握销售信息,在一 定时期内对养殖行业起着内连生产外连销售的重要 作用,而养殖协会又是对流通经纪人的补充和完 善,是一个质的升华,可解除养殖专业户的后顾之 忧,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 拓市场的重要作用,带动基地和农户畜禽产品的流 通。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作用,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传 输网络,及时为养殖企业产品销售提供信息。发展 养殖业的潜力在于加工和综合利用,要根据市场需 求,组建新的养殖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 业的发展。

关注安徽农垦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